第二届长三角古典园林文化论坛将于明日在上海召开
为主题,重点探讨新时期下古典园林的修缮技艺和当代园林的营造理念。通过主旨报告和圆桌对话的形式,继续推进古典园林理论与实践探究,弘扬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不忘初心、践行文化自信。
苏州风景园林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苏州大学艺术学院设计艺术专业中国园林文化方向博士生导师、苏州园林学会和苏州古建学会理事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华东师范大学江南文化研究院副院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
上海交通大学城镇空间文化与科学研究中心主任、设计学院教授、研究员、博导、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世华建叙事空间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
中国建筑史学会理事、中国文物艺术品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文化和旅游部高级职称评委、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专家库成员
宁寿宫花园,又称乾隆花园,是为乾隆皇帝退位修建的紫禁城中的小紫禁城。它是中国帝王朝代幸存下来的具有独特建筑和历史风格的综合体,是唯一一个专门为皇帝退位后私人使用的私家帝王花园。这一特点反映在四进院落中的建筑和花园设计里,反映在独具特色、与场景和睦共处的假山园林里,更反映在豪华奢侈的清代室内装潢里,中国学者认为它代表中国历史上最先进和成熟的室内装饰时期。
但是,它已被遗忘忽略了一个多世纪,很多著名的内部装饰已经受到年久失修的威胁,各类材料的老化使得原本优雅的室内外空间和环境面目全非。如何保护宁寿宫花园,并且有限度地向公众开放,是故宫保护事业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美化地面的艺术在我国源远流长:苏州在春秋时期的吴王宫苑中就发明过用楩梓木铺设在瓮头上的响屧廊,“西子行则有声”。以砖瓦石片,各色卵石以及碎瓷缸片等废旧材料,铺砌于庭园路径、岩边崖边,花间林下,台岩堂侧,或盘山腰,或穷水际,蜿蜒无尽,组成精美的各式图案,形如织锦,称为花街铺地。故宫御花园的石子路上铺了九百多幅图案,号称地面画廊,主要表现的吉祥寓意,是趋利避害。皇家园林中花街铺地并不是十分突出,花街铺地却是江南园林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讨论中国古典园林在时代发展、社会变革背景下的转型过程,论述中国现代园林所呈现出的理论与实践、风格与类型、审美与特征等方面的特质,同时对中国现代园林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予以解析并出谋划策,以探索既有中国传统园林特色又不乏现代化的园林发展道路。。
以嘉定古猗园为例探讨了上海古典园林中诗意的生成机制,通过运用环境心理学、网络和语言学一些方法与理论,揭示古猗园诗意的双重特征:物质结构中的诗性格律、文化语义中的诗情隐喻,并集中体现在花园建构和环境认知的过程中。同时阐述古猗园“绿竹猗猗”的诗意建构是以使用者诗意体验为导向,这对当前上海城市人居环境改造建设是一种启示。
江南古典园林多为文人私家园林,古猗园也不例外。随着时代的发展,为进一步丰富人们的感官世界和精神生活,以对民间传统文化遗产合理利用为出发点,古猗园自2016年就着手景观灯光提升项目,历时三年,终于打造完成。2019年中秋节期间正式推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从该项目实践过程中灯具选用、色彩光运用以及建筑、园林驳岸灯光照明方式等实际作法入手,探究如何利用夜景灯光景观营造再次呈现古典园林的独特意境。
对线、古典园林在整体布局和空间形态的修缮过程中,是怎么样做历史定位的?2、各个著名古典园林的日常养护管理机制是如何建立的以及古典园林的修造定额机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