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歌韩森寨
在西安城东,有一个特殊的区域,这里曾经是典型的城郊农村、西安的粮仓,更有近郊最大的墓冢;这里也曾是外国人的禁区,神秘的军事工业重镇,以山川河流命名的军工企业,沿着幸福路从北至南依次列阵;这里曾经是令人向往的就业之地,也曾同改制和下岗紧密相联。而今这里建成的幸福林带是市内最大的绿色廊道、城区绿肺和宜居新区,这就是韩森寨区片。
韩森寨村原位于韩森路两边,东起万寿中路,西邻公园南路,属新城区韩森寨街道辖区。因村西的韩森冢得名。《水经注图》浐水篇曰,冢为悼皇帝冢和史良悌墓。据清《咸宁县志》记载,韩森冢是汉武帝之孙刘进的陵墓(今多有争议),故叫皇孙冢,后转音成为韩森冢。相传,明代曾在韩森冢附近驻军屯田,得名韩森寨。清代韩森寨由13个自然村组成。清嘉庆《咸宁县志》录村名韩森冢,是韩森社所在地。清同治、光绪年间韩森寨分为西、南、北、中4社。西社辖什字、下场园子、涝池边、王家涝子等;南社辖南邦、东邦等;中社辖上巷子、下巷子等村;北社辖宋家巷、香坊、北堡子等。由于天灾人祸,韩森寨人丁并不兴旺,长期徘徊在200余户、千人左右。清代末年归咸宁县韩森社管辖。民国时期归长安县韩森仓(乡)管辖,时村有可耕地3500多亩,大部属大户和城内富人所有,村民多为贫民,除过种地,多搞副业。副业以挑担卖凉粉为主,另有开棺材铺、丧葬品铺、家具店、豆腐房和粽子等小吃作坊,还有买马栓车跑运输的。韩森寨的凉粉最有名,有民谣唱曰:“韩森寨十三村,家家户户卖凉粉。扁豆粉出了名,每到夏季卖个红。”1958年8月,农村人民公社化时,韩森寨村成立了韩南、韩北两个生产大队。韩南生产大队下辖2个独立核算的生产小队,韩北生产大队下辖13个独立核算的生产小队,时归灞桥区红光(韩森寨)人民公社管辖。在经过几次变更隶属关系后,1982年韩森寨村的两个生产大队移交新城区管辖。
改革开放的几十年,是韩森寨村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时期。1984年在农村行政体制改革中,韩南、韩北两个生产大队分别改为韩南村、韩北村,建立了村民委员会。韩南村有258户、580人。韩北村有920户、2050人。村民在创业兴家富裕后将窑洞、瓦房改建成小楼房,村容村貌巨变。1998年、2012年韩北村先后建成幸福小区、聚福园小区,546户村民住进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单元楼房。2006年底,全体村民改为城镇居民。2009年,改韩南村、韩北村为两个城市社区,村委会改为社区居委会。2011年8月新城区政府启动韩森冢周边地区综合改造项目,韩南韩北村开始拆迁。2020年1月,韩南村的安置小区在村落原址(爱民路东段北侧)建成,全村320余户村民喜迁新居。至此,韩森寨老村彻底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可悲的是韩森寨居民所居住的小区名称都和“韩森寨”不着边际了。
广义上的韩森寨就是韩森寨区片,即韩森寨工业区,泛指万寿路、幸福路、长乐中路、韩森寨、焦家什子、薛家堡、高家巷、宋家巷、迎祥堡和韩森路一带。如果非要划界的话,它东起浐河西岸,西至金花路,北临陇海铁路,南达等驾坡,长约7.2公里,宽约3公里,面积约为21.6平方公里。
韩森寨工业区,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前,这里除了村庄就是田地。田园式的安静生活最终迎来改变的是1953年。改变的起因是苏联援建为我国的156项大中型重点建设项目。这156项大中型重点建设项目落地陕西的有24项,其中布点在西安的有17项,成为全国落地项目最多的城市。五十年代编制的第一轮《西安城市总体设计》中,就在城市格局上确定了东郊陇海铁路南的韩森寨“军工区”、西郊“电工城”、灞桥“纺织工业区”三个传统大型工业区。1953年10月,时任政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计委主任的李富春带领中苏两国专家来西安,为苏联援建的大型工业项目确定布点方案时,韩森寨因靠近陇海铁路和火车站,地处城郊结合部,地势平坦,交通便利,西有古城设施的支撑,东有浐河可作为生产用水之源。优越的地理环境,吸引落地了6家大型军工企业,李富春副总理的最后拍板决定了韩森寨的发展命运。当测量队员带着仪器踏进韩森寨的土地时,善良的村民清楚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保不住了。
那是一个大干快上的火热年代,在西安被国家“一五”计划列为国防工业重点发展的城市的大背景下,大型军工企业定点之后,全国各路精英汇聚西安,基本的建设日新月异。1953年6月,华东第一、三、四建筑公司和水电安装公司等2万多职工调入西安;10月灞桥热电厂一期工程投产发电;2月建筑工程部在西安设立西安金属结构安装公司、第三卫生设施安装公司、第二机电设施安装公司、西安机械化施工公司、西安材料供应公司和西安金属结构厂,西安建筑安装力量得到加强;5月支援西北建设的中国人民建筑工程第三、第四,第六3个师,在西安奉命集体转业,分别组建为西北工程管理总局麾下的建筑工程公司。1954年东郊军工企业铁路专线建成,铁轨从北向南依次穿过昆仑、黄河、华山、秦川、东方等厂区。1955年新建成了长乐路、万寿路、幸福路等主干道,再加上次年建成的韩森路、兴庆路,为韩森寨军事工业区提供了交通便利。1957年9月位于东郊的市内电线年灞桥热电厂向韩森寨工业区的集中供热工程建成投入使用。
在城市基本的建设的同时,韩森寨工业区的6大军工厂的建设可用快马加鞭、日新月异来形容。西北光学仪器厂、西安机器制造厂(后改名昆仑机械厂)1955年8月开工建设,仅用1年时间就相继建成投产,较原计划提前了1年半。华山机械厂、黄河机器制造厂,用了不到2年时间,于1957年8月建成投产。秦川机械厂、东方机械厂,尽管规模大,技术复杂,也仅用了2年6个月,于1958年8月就建成投产。建设速度之快,体现出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韩森寨6大军工厂的建成,极大的改变了西安这个古老城市的布局和产业体系。在明城墙内是传统的四合院和一些老旧的西式建筑,城墙外的东郊则出现了一个热火朝天、蒸蒸日上的现代工业园区。
和工厂建设同步的工作,就是调配紧缺的管理人才、工程技术人才和熟练的技术工人。国家一声令下,大批优秀的青年技术人员从全国各地奔赴西安。自1955年1月上海、武汉、广州3000多名熟练的技术人员首批抵西安后,紧接着东北、华北、华东等地的技术人员也相继汇集西安,他们放弃已有优越的工作、生活环境,来到大西北用青春抒写了西安发展的新篇章。从此,在东郊的工厂、街坊里东北口音和巴蜀口音,彼此热情问候;吴侬软语的绵软细腻和粗犷豪放的秦腔秦韵,相互扎堆聊天;河南的豫剧和上海的越剧,同城亮相高歌。
从全国调配熟练的技术人才只是应急,建立培训机构,培养自己的技术人才才是公司发展的长久之计。1955年,今西安工业大学的前身、即西安第二工业学校在韩森冢西边的金花路组建,这是国家“一五”计划156个重点建设项目的军工配套项目,具有鲜明的军工特色,是兵器行业部署在西北地区唯一的技术院校。
韩森寨工业区各军工厂在建厂初期,出于保密需要,对外全部用数字作为工厂的代号,也使得时至今日社会上依然鲜有关于这一些企业的文字与图片记载。秦川机械厂为4号信箱,昆仑机械厂为7号信箱,西北光学仪器厂为11号信箱,东方机械厂为12号信箱,黄河机器制造厂为45号信箱,华山机械厂代号803厂。年龄稍长的市民可能都记得,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至改革开放初期,在胡家庙十字、金华路十字、韩森路十字、咸宁西路十字的东南角,都树立着一巨大的警示牌,牌子一律面向西,也就是城内方向,上面用中、英、法等6种文字写着“外国人未经许可不得入内”。特别是位于厂区大门前的幸福路,建成初始的一段时间是不对社会开放的,只允许军工厂的车辆和人员通行,可见当时保密工作严格的程度。
此后,在40余年的建设中,还有西安微波设备厂、红华仪器厂、陕西钢厂、陕西汽车制造厂、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等一批大中型企业入住韩森寨工业区。至此,韩森寨工业区的大型骨干企业聚集完毕。
韩森寨工业区在全国军工生产中有着非常非常重要的位置。他不但为共和国的国防建设生产着坦克、火炮、雷达、制导、光电防务、军用车辆和等尖端和常规武器,还为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研制生产了诸如我国第一套化工生产设备、西北第一台轧钢机、陕西第一辆小轿车、第一台电视机等。部分产品曾获得国家科技成果奖,有的还申报了数百项技术专利,受到军方和业界的好评,为新中国的国防工业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奠定了西安名列国内前茅的军工实力。前国家主席、委员长朱德等领导人先后视察了其中的一些工厂。
韩森寨工业区曾见证了新中国国防事业的发展进程,也在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自己独特的作用,从“一五”时期的辉煌到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下的挣扎与彷徨,再到新世纪的转型,书写了独特、生动的西安军工企业的发展史。
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办企业,企业不但要管生产,还要管职工和家属的生活,企业又在办社会。工厂有了,工人的生活区不能没有。万寿路西侧,韩森寨村四周,就是军工厂职工家属的生活区。在韩森寨,一个企业就是一个小的世界。家属住宅楼、居委会、学校、医院、俱乐部、粮店、煤店、菜市场和百货商店等只要与生活相关的设施,在街坊里都能看得到。
1956年开始在万寿路以西建设的20多个街坊,支撑起东郊新市区的骨架。宽阔的马路两边广植法国梧桐,生活区、福利区里大多是多层具有苏式建筑血统的砖混家属楼,虽然四五十平方米的单元房里要住两三家人,但功能齐全,能满足大家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和市民和附近村民的小瓦房相比,有鹤立鸡群之感,是当时西安市民羡慕和追求的生活目标。街坊以所属企业加街坊序数命名,于是就有了黄河十街坊、华山十三街坊、西光十七街坊、秦川十九街坊、昆仑三十六街坊、东方一0一街坊等。就连公交车都设有十六街坊等站。每当上下班时刻,从大街小巷到各厂区的大门口,壮观的自行车流和人流会持续近半小时,自行车铃声、人们打招呼的声音和各厂高音喇叭播放的进行曲汇成一片。今天这生动的画面和街坊一起,成为东郊军工特殊的文化遗存。当西安大多市民取暖还在用煤球炉、韩森寨农民仍在住窑洞、睡土炕时,1958年灞桥热电厂就开始向韩森寨工业区集中供热。粗壮的热力管道延绵数公里,接进工厂车间、办公室和职工家属住宅楼,数九寒天,使室内温暖如春。自1956年起街坊里先后建起了华山俱乐部、秦川俱乐部、昆仑俱乐部、东方俱乐部、黄河俱乐部、西光俱乐部。俱乐部是职工家属的文化活动场所,每个俱乐部以能容纳一千多人的礼堂为主,设有图书室、阅览室、游艺室、体育锻炼等场所。俱乐部除放映电影外,还负责本厂广播站、电视台的运行,组织本厂职工文体活动,举办职工舞会、文艺会演和各类报告会、讲座、培训班等。那个年代市民生活单一,除过在俱乐部看电影,就是逛商店,什么韩森寨商场、纬什街商场、咸宁百货商场、十一门市部、新公司等等,都是人们喜欢光顾的地方。再后来,建起了847的灯光球场、高楼溜冰场、秦川厂游泳池等,极大地丰富了职工和家属的业余生活,常常都是人满为患。1956年新学年开学时,在十六街坊、一0二街坊出现了两个新建的学校。由华山厂、黄河厂、西光厂、昆仑厂联合创办的学校按驻地命名为十六街坊联合学校;由东方厂、秦川厂联合创办的学校按驻地命名为一0二街坊职工子弟小学。解决了职工子弟的入学难问题。跟着时间的推移,在学生人数持续不断的增加的情况下,两所联合学校分别于1957年、1960年拆分为6个子弟学校。这些学校早先分别以各自所属的工厂代号冠名,不几年废除代号直接用工厂名命名。于是就有了东方机械厂子弟学校、秦川机械厂子弟学校、华山机械厂子弟学校、黄河机器制造厂子弟学校、西北光学仪器厂职工子弟学校、昆仑机械厂职工子弟学校等。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学生更多了,各学校先后把中小学分开,在东郊的军工街坊中形成6所完全中学、6所完全小学和6所幼儿园的教育格局。仅一条短短的康乐路,就有3所小学、3所中学。为了街坊里十几万人的健康,政府医疗卫生部门协助各工厂从1953年起,先后建起了4个职工医院,分别命名东郊第一职工医院、东郊第二职工医院、东郊第三职工医院、东郊第四职工医院。各医院不但门诊科室齐全,都分别建有100至200张床位的住院部。
街坊里的居民来自于五湖四海,他们为了共和国的国防工业,背井离乡,携老扶幼来到韩森寨,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军工事业,工厂的一砖—瓦、一枪一弹,都凝聚着他们曾经滚热的汗水。他们不仅献出了自己的青春,有的连同子孙,也和军工企业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街坊里长大的军工子弟即就是离开西安去了远方,但他们的故事留在了街坊,他们的心留在了街坊。
这里说的山,只是韩森寨军工人心中的山,实质是位于高台之上的韩森冢。韩森冢从秦代一直矗立到现在,默默地守望世事的变化和朝代的更迭。在军工人的心中山上是他们的福地。韩森冢是一个充满故事和有争议的地方。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之前,那高高的封土之下到底躺着谁众说纷纭,莫衷一是。1986年,西安市政府在这里竖起了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秦庄襄王陵成了这里的法定身份。多年以后,当从央视《百家讲坛》上的大学者的口里飘出韩森冢三个字时,韩森寨人才惊奇地发现,始皇帝的父亲原来就安葬在他们小区的围墙之外不过,这里到底是谁的安息之地,史学、文物两界至今仍有争议。不管大冢的主人是谁,都不影响他留存下来的高高的土台和覆斗形墓冢成为街坊人的后山或者山上。韩森冢是西安城东的制高点,民国及以前这里全都是田野,视野非常开阔,向西能看到明城墙的长乐门。据村子里的老人讲冢四周原有一圈方形的土城墙,3米多高,2米多厚,人们把城墙里面叫冢营。城墙外边还有不知何时修筑的战壕,冢四周筑有碉堡。据史料记载韩森冢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明代曾在这里驻军屯田。清同治五年即公元1866年,西捻军围攻西安,就在韩森寨一带安营扎寨。1921年冯玉祥部队曾在韩森冢上架设大炮,准备炮轰西安城,打击撤销职务后拒不交权的陕西督军陈树藩。1926年刘振华围攻西安城时,这里是镇嵩军的前线指挥部和伪长安县政府所在地。镇嵩军无恶不作,村民的房产被抢占,粮食、财物、树木和家畜被洗劫一空,抓青壮年村民服劳役长达8个月之久,多人被打致残或致死。上世纪四十年代末,这里曾住扎过的部队,妄想阻止进驻西安城。战乱结束后的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市政部门计划以韩森冢为中心,修建一个供市民休闲的公园。大冢南北新拓建的道路专名都采词“公园”,命名为公园南路、公园北路。可不知什么原因,公园最终流产了。公园虽然没有建成,但它并不影响韩森冢成为军工人的游乐场。后山在多少年里一直都是孩子们的玩耍、成年人的散步、锻炼之地。清晨,中老年人在这里跑步、打球、放风筝、跳健身舞、练太极拳;傍晚,一对对夫妻带着孩子或在冢旁散步,或在冢上乘凉、观日落,休闲而舒坦。 改革开放后,到韩森冢四周唱歌、跳舞、锻炼、游玩的人慢慢地多,农民的庄稼被踩踏的没法种了,韩森寨村干脆不种冢周围的地了,小商小贩借着人气在此做起了小买卖。日常月久,逐渐成了气候,在韩森冢四周自然形成了一个偌大的集贸市场。山上这时又成为街坊人的购物中心。在这宽阔的土台上,地摊一个挨着一个,围着韩森冢摆一圈又一圈,小吃、水果、蔬菜、小百货,卖什么的都有。进入新世纪后,2003年市场被取缔后迁入了大冢北侧的室内,但大冢南侧的公园南路南口,在每周五和周日两天依然有集市贸易。
韩森寨街坊里的优越、幸福的生活一直持续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改革开放后,砸了铁饭碗,大批工人开始分流下岗,使街坊里军工人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生活上的压力。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对国有企业计划、资金、物资实行统一管理,产品统购统销,就业统包统揽,盈亏都由国家负责。企业虽没自主权,但也逍遥自在。但老旧的工厂设备,落后的产能技术,平均分配制度都制约着工厂的发展。改革开放后,以经济建设成为中心,在经历了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经济责任制、利改税、完善企业的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几次大的改革后,韩森寨的各大企业,完成了重组改制工作,全部成为国有公司,经济实力明显地增强,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大幅度的提高,现代企业制度初步确立。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剥离企业办社会的职能。韩森寨工业区企业的学校、医院、职工养老等全部移交给地方政府,企业一门心思谋经营和发展。与此同时,韩森寨工业区单一的军工生产格局,也在改革开放后被打破,发展起了汽车制造、家用电器、医药化工、仪器仪表、餐饮等行业,成为西安新的经济增长点。2009年6月西安兵器工业科技产业基地在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泾渭新城奠基,此后,韩森寨6大军工企业,先后在此圈地建设新的厂区。目标是建设国内一流、国际领先、功能齐全、低碳绿色、人文现代、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军工科技产业园。目前,韩森寨工业区除西光厂外,其他大都停摆,旧厂区将移交给新城区,计划打造“幸福岸线”工程,即在军工厂区内的铁路专线原址上建设一条由南至北的,构建集文化创意、体验展示、休闲娱乐为一体、最具商业活力的幸福水街。同时,对部分办公楼、厂房等工业遗迹予以保护,有望打造成军民融合色小镇,还原军工记忆。
使韩森寨发生巨变的是幸福林带建设。幸福林带规划最早可追溯至“一五”计划时期。1953年韩森寨工业区前期规划时,在前苏联专家协助下完成的规划设计中,有一条林带,位于幸福路和万寿路之间,后人称幸福林带。幸福林带的“姊妹林带”是城西大庆路林带。西安市第一轮城市规划,将幸福林带作为韩森寨工业区和居住区的分界。此后在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3次修编中,幸福林带一直予以保留,但它只是西安东郊市民的绿色梦想。规划的林带南起新兴南路、北至华清路,全长5.8公里,宽140米。自规划以来,林带不但未曾建设,还被一些单位侵占,建起了小工厂、家属楼、学校、俱乐部、市场和公交车停车场等。
2003年西安市将幸福林带建设提上议事日程,提出了“还林于民”的区域综合改造规划。2013年西安市和新城区两级政府启动了幸福路地区综合改造工程。该工程被定位为西安市投资最大的市政设施建设工程、体量最大的绿化工程、生态工程和民生工程。2016年底,幸福林带开工建设。工程建设拆除6座军工厂、迁移了75家大企业、搬迁了25万人,腾出17平方公里土地进行城市更新,建成西安城内最大的绿色廊道和城区绿肺。这样的大规模改造建设,这在西安城建史上绝无仅有,不仅会影响西安半座城市居民的生活,西安的城市格局也将因此而改变。与其他城市景观绿化工程不同,幸福林带不单单是一个生态工程,而是将建成为集总部办公、商贸服务、都市休闲等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从景观绿化、交通改善、商业发展、产业升级等方面全方位改变城东居民生活。还林于民,还绿于城,是幸福林带建设的初衷,产城融合是西安幸福林带改造的经济“绿荫”效应,历史建筑将打造成国防主题公共空间、“互联网+”小微企业孵化园区,使幸福林带叠加军民融合创新带。已建成的幸福林带建设工程包括林带景观、市政道路、综合管廊、地铁站点和地下空间五部分。幸福林带地面建成长5.85公里的绿色生态廊道,绿化覆盖率达到了85%。负一层,分为商业运营和公共服务配套两部分。商业运营区建筑面积16.6万平方米,公共服务配套总面积19.1万平方米。公共服务配套区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北区为体育锻炼区,建有冰球、羽毛球、篮球、游泳等场馆、全民健身广场和4.36公里慢跑道;南区为文化产业区,建有图书馆、文化馆及非遗中心等。2021年7月1日幸福林带建设完成,对市民开放。
陕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西安市地名协会会员、西安市特聘地名专家,新城区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