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拯救北京孔府:需要六栋房子来招收有经验的干部

发布时间: 2024-02-01 12:01:57 作者:苗木防寒

  清末北京流传着一首顺口溜:“孔府的房子,豫王府的围墙,肃王大厦的白银是用金条来衡量的。”

  这句顺口溜的意思指的是,作为清朝皇室,恭王有很多房子,豫王有一座巨大的豪宅,肃王家族有很多钱,可以用桶来衡量。

  孔府位于北京的风水宝地什刹海地区,占地6万多平方米。它被一座被称为“九十九间半”的后楼分为乡村别墅和花园。府邸雄伟庄严,花园美丽繁盛。在皇宫、贝勒宫云集的前海,孔宫因其金碧辉煌而被称为“城中第一景”。它还以其类似于紫禁城的住宅结构而闻名。

  无论是炎炎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孔府总是游人如织。它吸引很多游客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这里是被称为“史上最腐败官员”的主人和和珅的故乡。

  在中国,和珅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名字。他的身上充满了各种传奇色彩:自幼贫穷、刻苦读书、当幸识君王、聪明能干、官场亨通、成为极受欢迎的大臣、贪婪最后落得悲惨。孔府的命运正如其主人的命运一样;它也经历了巅峰和衰落。

  “月牙河绕屋如龙作茧,西山远望如猛虎蹲伏。”这是史书上对孔府的描述,足见孔府风水之好。中国人历来很看重风水。因此,在乾隆之前,没有人敢担心这片与西山相连、水系环绕、距离皇室不远的宝地。仅供内政部及旗人居住用。直到乾隆四十一年,才被26岁的和珅买下。

  买下这块土地的时候,和珅刚刚升任主管内务部三队官兵事务。不久后,他就得到了紫禁城骑马的恩赐,可以说是圣族了。骄傲的和珅爱上了这片宝地,于是高价买下,开始建造“和地”。

  虽然人们无法得知和珅的第一次贪污行为是从何时开始的,但有一点是能确定的。和珅光靠俸禄是买不到这块地建和府的。这也说明,年仅26岁的和珅慢慢的开始走上腐败之路。

  历史书上并没有提及建造这座豪宅花费了多少钱。光看孔府的规模就足以让人震惊。

  孔府分为府邸和花园两部分。南北长约330米,东西宽约180多米。占地面积6万多平方米。乡间别墅的内部很美,而且极其豪华。以和珅居住的西津寨为例。据说,西金斋修建时,和珅特意派太监到紫禁城考察,并命工匠按照寿宁宫的格局建造,内部装饰用金丝楠木。整个建筑所用的材料都很精致。历经千年,未曾腐烂。工艺精湛。现存的金丝楠木一件,价值数亿。孔府后面还有一座建筑,叫“宝楼”。该建筑由111间房屋连成一排组成,长180多米。它是中国皇家宫殿中最高的建筑。

  和珅建造乡间别墅的奢侈还不止于此。如今参观孔府的游客家族至今仍保留着来孔府“求福”的习俗。据说,孔府内共有“福”字一万个,其中最有价值的是康熙皇帝亲笔书写的“福”字。据说孝庄太后晚年病重。康熙皇帝非常担心,让宫女苏麻喇姑准备纸笔,写了一个“福”字。

  “福”字寓意多“田”、多“子”、多“才”、多“寿”。这是孝庄太后最大的心愿。孝庄抚养康熙,培养他成为英国大师。康熙害怕祖母离开。或许这份孝心感动了老天爷。不久之后,病重的孝庄太后病愈了。忧心忡忡的康熙皇帝大喜过望,下令将“福”字刻在一块巨石上,并嘱咐未来的皇帝好好保存。这块祖上留下的福石,本应世代保存,但这块“福”石却传到了乾隆手里,不知怎的,成了和珅家的财产。和珅将其放置在孔府大殿脚下。只有有文字的一面可见。皇帝要“万岁”,和珅要“万岁”。

  讽刺的是,想要“万岁”的和珅最终却为自己的贪婪付出了代价。乾隆死后仅仅半个月,他的宅邸就被查封,49岁的和珅被判处死刑。他花巨资修建的宅邸也被清政府查封。

  恭亲王奕欣是晚清政坛的显赫人物,但他始终与权势强大的慈禧不和,一生郁郁寡欢。光绪二十四年奕辛病逝后,其孙溥威继承了恭亲王的爵位。

  新中国成立后,辅仁大学并入北京师范大学,孔院先后被北京艺术师范大学、北京艺术学院、中国音乐学院等多所院校占用。中国。音乐,还有一些政府机构。

  据记载,1952年,孔府南侧的住所被北京市文化局属下的北京师范艺术学院和中国戏曲研究所、民族艺术研究所、中央美术学院等单位占用。文化部民族音乐;北花园是公安部、天主教爱国会和北京风力发电机厂的所在地。由于缺乏保护,孔府的许多建筑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1955年,公安部聘请了一些苏联专家来北京协助工作,需要为这些苏联专家提供住宿。北京市政府与北京市政府协商后,将孔府后院的几排空置房间拨给公安部作为苏联专家的宿舍。

  几年后,中苏关系断绝,苏联专家纷纷离开北京。考虑到当时很多干部没有宿舍,公安部没有将苏家居住的孔府后院的一排排空房间归还北京,而是安排了徐子荣这样的干部。陈龙、王金祥和梁国斌及其家人住在其中。 。

  住在孔府的公安部干部大多是军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们没考虑到文物的保护。因此,迁入孔府后,为了方便办公和居住,对里面的一些房屋进行了翻修,造成了一定的损坏。

  1962年,郭沫若向周恩来提交报告,提到保护孔府。周恩来随即拨出专项资金,责令北京市按原样重建孔府花园。

  北京还没有来得及重建孔府,“”就开始了,此事被搁置。有的造反派看到孔府还有很多空屋,就打着“毁四旧”的幌子搬了进来,孔府彻底沦为一个大院。

  1975年,病重的周恩来住院前,委托副总理谷牧三项任务:修建北京图书馆新址、整修琉璃厂老街、修缮孔府。但由于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修复孔府的计划并未实现。

  直到1979年,谷牧在的支持下,才开始正式筹备修复孔府,将工作移交给北京市、公安部、文化部。文化部牵头。这部作品也被称为“三国四方”计划。

  工作结束后,占用孔院的中国音乐学院、中国文艺学院、公安部、国务院机关事务局等单位很快同意离开孔院。但少数单位和居民不同意搬迁。

  当文化部向谷牧汇报搬迁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时,谷牧非常生气。他指示相关的单位领导尽快拿出搬迁方案。

  1981年9月,文化部派综合司副司长韩鹏等人率文化部建设队伍赶赴孔府。经过调查,制定了修复方案。

  方案交给顾牧后,顾牧在上面写下了七个字:谁的孩子会被抢走?同时宣布设立以文化部为主体,下设文化部、公安部、国家计委、建委、财政部、国务院。由管理局、宗教局、北京市政府等部门组成的孔府修复管理委员会,制定了修复原则:先易后难,分阶段、分批进行。先花园,后宅邸,正在搬迁、修缮、开放过程中。四、

  当时,孔府里住着200多户人家,大部分都是为革命做出过贡献的老同志。一些居民还在皇宫内搭建了厨房、储藏室等临时建筑,很多人不愿意搬走。

  为了让这些有经验的同志搬走,工作组的呼声很高,但少数有经验的干部还是成了“钉子户”。

  住在花园中心的一位经验比较丰富的公安部干部,是红四军的战斗英雄。他心情不好,被负责搬家的工作人员称为“上帝”。公安部副部长亲自与他谈话,但他拒绝行动。最终,还是谷牧出面,把这位老红军战士叫到国务院接受采访。同时,他承诺补偿经验干部六套房子,得到了经验干部的认可。

  吴起珍记得,当时孔府很多地方都破败不堪,杂草丛生,如同一片荒野。施工队开始除草、修剪、清洁,随后逐步完成了后院花园、吊花门等建筑的修缮工作。

  1988年,谷牧辞去国务院副总理职务。虽然当时孔府后院正式对外开放,但由于缺乏资金,后院的修缮工程并未完成。

  古牧辞去国务院副总理职务前,将孔府的修复工作委托给了。当时,北京正在备战第十一届亚运会。趁机向文化部批复亚运预算150万元专项资金,要求在亚运开幕前完成孔府后院修缮工程。

  在北京全力主办亚运会的背景下,孔府后院改造工程终于于1990年初竣工。孔府搬迁工作因涉及面太广、问题太复杂而不得不暂时搁置。

  1995年,退休的谷牧再次来到孔府视察。眼见孔府修复只完成了一半,他不禁感叹道:“看来我这辈子都见不到孔府竣工的那一天了。”

  这次视察后,谷牧找到时任国务院常务副总理,请他多关心孔府的修复工作。向顾牧保证,这项工作他会亲自去做。 ”

  在的亲自督导下,孔府的最后一个单位——中国音乐学院附属中学于2006年10月搬迁。在三代国务院领导人的关怀下,历时28年的孔府清理工作终于圆满结束,孔府修复工作终于能不受任何干扰地开始了。

  2008年8月20日,孔府经过重大整修后全面对外开放,成为中国唯一对外开放的清代宫殿。文化部立即决定在孔府原址基础上建设国家级王府文化博物馆。原行政级别由部升格为局,职能由单纯的开放性旅游管理单位向综合性旅游管理、娱乐休闲、文化传播、教育收藏等多功能博物馆转型。

  为此,文化部孔府管理中心先后成立了古建筑修复部、陈列展览部、文物保护部、图书资料部等多个博物馆职能部门。和公共教育部。部门。其中,文物保护部门开展了一系列文物保护基础工作。

  孔府内收藏有清代红木家具和清皇室后裔捐赠的藏品字画。然而,该藏品没有系统的核算或适当的存储设施。而是以库存的形式从各个部门收集。这种情况根本不符合保护标准。

  为了保护这批珍贵文物,文物保护部门首先找到了一个更合适的仓库来集中存放藏品。同时,开始建立馆藏总名录,并为每件文物建立相应的档案和地图。

  虽然孔府早在1982年就被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但其保护和认可仅限于建筑园林本身。但其管理的动产藏品并未经过认真鉴定和分配,管理保护意识不够。

  虽然孔府文物早已全部失传,但自1988年孔府花园对外开放以来,通过购买、捐赠等方式,收藏了一批红木家具、名人字画等。保管部门在建立台账时,选取了该批次藏品,将其全部记入台账。

  从1978年顾牧副总理会见开始,历经28年漫长岁月、数亿元人民币的投资,孔府的清理工作终于完成。如果按照1962年周恩来总理的指示计算,这一段时期甚至长达44年。难怪一位参与孔府修复工作的文化部官员曾表达过这样的感慨:中国的文物保护为何面临如此耻辱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