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812】鲜花当上贺岁礼
多年前,京城曾盛行过这样的“礼单”:一盒点心两瓶酒,外加几瓶水果罐头。上世纪90年代,这份“礼单”悄然发生了改变:传统的罐头、糕点逐渐失掉拜年的控制位置,鲜花贺岁成为时髦。
没出正月都是年。旧日,北京人新年走亲访友喜爱拎着点心匣子、水果罐头当礼物,因为在多数人的日子字典里,柴、米、油、盐是主题。改革开放后,日子水平的进步带动了日子质量的进步,上世纪90年代串门儿时,人们开端用一束束、一盆盆鲜花贺岁,表达温馨心意和夸姣祝福。
老北京人考究情,考究礼数,逢年过节免不了走亲访友。不过,登门不能空着手,总得带点什么当礼物。
多年前,京城曾盛行过这样的“礼单”:一盒点心两瓶酒,外加几瓶水果罐头。上世纪90年代,这份“礼单”悄然发生了改变:传统的罐头、糕点逐渐失掉拜年的控制位置,鲜花贺岁成为时髦。
北京市花木公司作业人员介绍,1997年,仅天坛东门北京园林花卉商场一处就售出盆花9800万盆、鲜切花1.2亿枝。其间,新年期间出售的占很大比重。因为新年是鲜花出售旺季,市花木公司拓荒了一个1500平方米的花卉买卖大厅,内设80多个货摊。离新年还有四五地利,有些货摊的鲜花就已售罄。其时,最受喜爱的是杜鹃、金橘、仙客来、水仙等,这类花价格大多在百元以内。还有一些以欣赏叶为主的热带植物,像巴西木、富贵竹、发财树、大叶绿萝等,销量也很不错。(1998年1月31日《北京日报》2版,《北京人,鲜花做伴过新年》)
本报1998年2月1日头版《花团簇拥俏京城》也记下了其时年宵花畅销的昌盛景象:新年前,京城百余个花市一个赛着一个兴隆。在草桥花卉商场,300多个鲜花展销厅前都挤满了看花买花人。一位带着孙子、孙女前来买花的离休干部说:“从前新年,大伙儿都是拎着食物来看望我。本年,搭档们是捧着鲜花来的。盆盆鲜花给我的居室带来生气勃勃,全家人平添几分好心境,鲜花是最好的礼物。”
其实,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鲜花对京城市民来说还都是稀罕物,常被列在高消费之列,一般多见于国务活动、工商企业庆典、结婚典礼等场合,在日常日子中则是“看得起,用不起”。那时候,一个两米高的花篮价格约为800元,罕见问津者。尽管一些快递公司打出电话预定、送花上门的广告,也是咨询者众、成交者少。业内人士剖析,鲜花贺岁之所以鼓起,首要受三个要素的影响:五光十色的产品、人们承受能力的进步,以及消费观念的改变。(1997年1月28日《北京日报》2版,《新年访亲拜友送啥礼鲜花表线
据本报1995年2月17日5版《风移俗易新式拜年》报导,鲜花礼仪电报事务是1993年末开办的。其时,联网参与这一活动的只要18个城市。1994年新年,北京市电报局只收到160份鲜花拜年电报。1995年,鲜花拜年电报事务陡增了八九倍。当年,“鲜花电报网”扩展到全国18个省市的124个城市。
那时候,只要到电报局发一份鲜花拜年电报,远在异地的亲朋好友就能够在收到电报的一起,接到一束美丽的鲜花。1995年,从年三十到大年初三的4天里,北京电报局就投送了来自全国的鲜花拜年电报千余份,占外地来报总量的70%左右。大年三十的下午,本报记者还接到读者的电话,问询到哪里能够发这种鲜花拜年电报。
“花保姆”上岗1998年前后,京城花市、花店昌盛,每年约有百余家花店开业。鲜花业迅猛发展,市民对鲜花调配的要求也在逐渐的进步,花市、花店随之涌现出一批为顾客传递花语的“花红娘”,以及担任上门服务的“花保姆”。
1998年,在中关村邻近一家花店,满屋的鲜花,大把小束开放,馨香的气味动人肺腑,五光十色的情谐和香气四溢的环境,令人赏心悦目。店员招待顾客文质彬彬,问清顾客购花用处后,扮起了“花红娘”的人物,在选花、配花、规划及贺卡上的字句等方面都提出了极好的主张。这位店员插的花篮鲜花调配、布局规整,十分和谐,令顾客们十分满足。本来,这位店员是位硕士生,大学毕业后,又专修过半年花卉园艺课程。
当然,并非一切的“花红娘”都通过专业的训练,花市昌盛背面也曾有隐忧。1998年2月,本报记者随花卉工程师进行暗访,就看到这样一家花店,店内的环境气味与典雅的鲜花极不相等:锅碗瓢盆堆满地,翻开的行军床上铺盖、书本乱七八糟,室内弥漫着残羹剩饭的气味。两位店员除了花的价钱,在选花、配花、色彩调配上,一概不知,连如何为花洒水上肥也不清楚。他们插的花篮臃肿,装扮成顾客的花卉工程师嘲讽地说:“你们这哪是插花呀,是在堆花。”两位店员却争论道:“咱们也没学过,插成这样就不孬了。”(1998年2月25日《北京日报》2版,《今春花市兴隆运营亟待标准》)
跟着社会需求的继续不断的添加,鲜花租借公司开端供给“花保姆”,上门服务。据本报2005年3月9日7版《花卉行当新添上千护花使者》报导,在东单邻近的一家写字楼里,“花保姆”小张担任全楼500多株绿色植物的洒水、上肥、维护作业,每两天来一次。那会儿,租摆大型绿萝类的花卉,每盆月收费在30元至60元之间,免费送护养服务。一般的小盆花,摆放加护理,每月收费在5元至30元。
“曾经都是酒店需求植物、鲜花的维护服务,现在一般市民要求供给上门维护服务的渐渐的变多,仅咱们就有固定的家庭客户1000多户。”时任北京植物园植保中心主任熊德平介绍。除了上门服务,每天他们接的咨询电线多个,他们专门组织了一名职工担任电话答疑。据悉,植保中心里忙着“出诊”的两名“花卉医师”均是农学院植物保护专业科班出身,而其时京城里这样的“花卉医师”“花卉保姆”等有千人之多。
进入新世纪,鲜花贺岁渐渐的变成了北京人日子的一部分。2001年末市林业局供给的统计数据标明,新年期间的鲜花消费,占市民全年鲜花消费总量的一半。那时候,仅京城鲜花出产企业推出的年宵花就有一品红、杜鹃、蝴蝶兰、凤梨、火鹤、仙客来、马蹄莲、长命花等,总量达300万盆,其间杜鹃、蝴蝶兰等主打种类占70%以上。元旦、新年期间,全市贺岁花总量在1000万盆以上。(2001年12月31日《北京日报》5版,《1000万盆鲜花贺岁》)
国务兴,花市兴。2005年的一份商场抽样调查显现:全市80%的家庭购买过花,喜爱花卉的市民中观赏过花卉展览的占63.9%。全市居民的花卉消费份额已经由1986年的2.3%增加到了其时的30%,对花卉的需求,根本构成居民购买、集团消费、城市美化各占三分之一的局势,花卉成为社会活动和居民日常消费的重要内容。
现在,许多花卉企业更是把家庭消费作为主攻目标,在花卉的种类上,添加了一些合适摆放在书桌上的种类。每年,市园林绿化局花卉工业处还会从国外引入一些合适家庭消费的小型花卉新种类,如红掌、兰花、仙客来、百合等,丰厚商场,为市民供给更多挑选。(2013年9月20日《北京日报》1版,《节日贱价花进入百姓家》)